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科研动态
同位素标记在体内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作者:wyf   分享到:

同位素标记在药物体内作用机制研究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示踪是**研发中体内行为研究的重要手段。对于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或需要验证的,可尝试通过同位素标记技术监测体内作用,并依照体内分布过程及下游蛋白表达水平确证作用机制,进而更好地指导**的开发利用。腺苷(adenosine)作为多功能的内源性核苷具有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受限于极快的体内代谢。将腺苷共价连接到角鲨烯(squalenoyl)脂质,合成了具有纳米结构的角鲨烯-腺苷(SQAd),该药物在脑缺血和脊髓损伤的临床前模型中均表现出的药理活性。采用SQ-[3H]-Ad[14C]-SQAd分别作为腺苷及角鲨烯的示踪剂研究其血浆及组织分布,并结合HPLC确证了药物代谢谱。结果显示,相比于未修饰腺苷,SQAd在静脉注射后药物分布于小鼠肝脏及脾脏,并可向血液循环持续释放腺苷长达1h,改善腺苷与神经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SQAd的代谢途径很好地解释了其用于脑缺血和脊髓损伤的效果。

采用115I及116I标记中药益糖康**后的糖尿病大鼠样品蛋白,并采用超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进行分离分析,得到给药组与空白组的蛋白差异表达谱。由此推断出中药益糖康可通过修复体内蛋白合成过程来降低血糖,改善机体糖脂代谢,从而达到**糖尿病的药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及绝对定量技术(iTRAQ)是适用于蛋白多肽药物定量的多样本体外标记新技术。霍亚妮等采用iTRAQ研究金雀异黄酮作用后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肝部蛋白表达,通过筛选585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金雀异黄酮可通过调节肝组织中CYP4A2Apoa1等关键蛋白达到肝纤维化的效果。iTRAQ由于其多样本药物定量的特点,还可以作为蛋白质相互作用作用靶点及通路研究的重要工具,并为体内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Desar等在VEGF靶向**索拉菲尼(sorafenib)的临床研究中同时采用111In标记的贝伐珠单抗,结果显示随着,组织对贝伐珠单抗的摄取量减小。Desar等认为111In标记的贝伐单抗可作为靶向药物的靶向分子显像剂,用于监测药物的体内作用。Heskamp等同样发现贝伐单会使组织对111In标记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吸收降低约40%。但靶向药物会改变靶点分子表达,可能会影响部位的同位素标记**的摄入,因此该理论仍需进一步证明。如Terry等发现靶向αvβ3的贝伐单抗并没有改变**组织对相同靶点的同位素标记RGD序列多肽的摄入量。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