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荧光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近年来,近红外I区激发和近红外II区发射的成像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可见光区(400-700 nm)和传统的近红外I区(700-950 nm)相比,近红外II区(1000-1700 nm)具有更弱的组织吸收、散射、发射和自发荧光,因此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穿透能力。利用长波长近红外光(如1300 nm)的**穿透能力,人们可以**地降低生物组织和光的相互作用,实现深层的高分辨率成像。利用NIR-II荧光成像技术可实现高灵敏(皮摩尔~纳摩尔)、高分辨(~微米级)、超快速(~毫秒级)的成像。利用长波长近红外光(如1300 nm)的**穿透能力,人们可以**地降低生物组织和光的相互作用,实现深层的高分辨率成像。
近红外二区NIR-II-AIE活性共轭聚合物PBPTV的发光研究
以双吡啶基[2,1,3]噻二唑(BPT)作为受体,烷基取代(E)-2-(2-(噻吩-2-基)乙烯基)-噻吩(TVT)单元为供体,制备了NIR-II-AIE活性共轭聚合物PBPTV。在808 nm激光照射下, PBPTV粉末发出非常明亮的NIR-II荧光。PBPTV具有从400 nm到900nm的广泛吸收和AIE特性。以IR-26染料为参比物,在808 nm激发下,测定了PBPTV的量子产率(QY)为8.6%(在二氯甲烷中),比先前报道的NIR-II发光共轭聚合物亮4倍。
图1.PBPTV的光学特性。(A)PBPTV的分子结构。插图显示固体PBPTV的明场和NIR-II荧光图像。
(B)在B3LYP6-31G(d)水平上用DFT计算PBPTV的分子构型和HOMO/LUMO轨道。图中还显示了相应的能级。
(C)二氯甲烷的紫外吸收光谱。
(D)PBPTV在不同正己烷组分(fh)的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物中的光致发光(PL)光谱。
(E)二氯甲烷/己烷混合物的己烷组分(fh)与PBPTV的PL强度图。
NK@AIEdots通过仿生病毒出芽方式将自然杀伤(NK)细胞的细胞膜包被到PBPTV纳米聚集材料骨架(AIEdots)上,NK@AIE dots在300-900nm范围内有很宽的吸收,**吸收波长在700nm附近。量子产率为7.9%(在水中)。NK膜的复杂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留,使NK@AIEdots保留了原始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图2.NK@AIEdots的制备和表征。NK@AIE dots在水里的(A)吸收光谱和(B)PL光谱。插图显示了NK@AIEdots在水分散液中的明场照片和NIR-Ⅱ荧光图像。(C)NK@AIEdots的DLS测量结果和TEM图像。(D)SDS-PAGE电泳测定的NK@AIEdots蛋白质谱。以自然杀伤细胞膜和AIEdots为对照。
以上资料来自文献汇编,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小编进行删除。(z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