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具有**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紫磷或者希托夫磷(HIttorf磷)(1985年hittorf提出)是磷的另一种层状的同素异形体,图尔恩(Thurn)和克雷布斯(Krebs)在1969年给出了紫磷的晶体结构。但是至今都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确定紫磷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所有的理论研究都以Thurn和Krebs给出的结构为基础进行计算。甚至很多研究者认为紫磷可能只是一种中间结构,根本无法合成出来。
研究中心在实验室合成了宏观尺寸的紫磷单晶,并在实验上确定了紫磷的晶体结构为单斜P2/n(a=9.210, b=9.128, c=21.893 Å, β=97.776°),单个晶胞有84个原子,同时通过声子谱证明了Thurn和Krebs给出的结构的不合理性。同时发现紫磷结构才是最稳定的磷的同素异形体,其分解温度达到512℃以上,比黑磷高出52℃。并首次通过机械剥离和液体剥离得到紫磷烯。
供应产品目录:
氧化石墨烯(MGO)表面新型磁性四溴双酚A(TBBPA)A印迹复合材料
镍铁水滑石/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Pt/镍铁水滑石/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锰钴水滑石(LDH)/石墨烯电极
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原位复合材料(GO/PF)
酚醛树酯(PF)/氧化石墨烯(MGO)复合材料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FGO/PBMA)复合材料
聚吡咯/氧化石墨(Ppy/GO)复合物
聚氯乙烯(PVC)/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薄膜
聚乙烯醇(PVA)/明胶/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水凝胶
三维金/氧化石墨烯/金复合材料
电还原的氧化石墨烯-铁氰化镍修饰的玻碳电极(ERGO-Ni HCF/GCE)
功能化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FRGO)-原始碳纳米管(CNTs)/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材料膜
氧化石墨烯(GO)/水性聚氨酯(WPU)共混膜
改性氧化石墨烯(GOs)/不饱和聚酯(UP)复合材料
正丁基氯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GO)
聚丙烯腈/氧化石墨烯(PAN/GO)复合纳米纤维
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SnO2/RGO/PANI)三元复合材料
聚乙二醇修饰氧化石墨烯(GO-TDI-sPEG)
高强度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复合材料
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吡咯烷酮(CRG/PVP)纳米复合物
功能氧化石墨烯(IP-GO)/TPU复合材料薄膜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硫化铜纳米复合材料
聚丙烯腈/氧化石墨烯(PAN/GO)复合纤维
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壳聚糖(ERGO/AuNP-CS)复合膜
热致性液晶聚合物(TLCP)/酚醛树脂(PF)/氧化石墨烯(G0)混杂复合材料
氧化石墨烯(Go)-亚甲基蓝(MB)复合物
聚酰胺-胺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物(GO/PAMAMs)
聚氨酯(PU)/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材料
聚二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单丙烯酸酯/氧化石墨烯(PC16E2AC/GO)复合定型相变材料
氧化石墨烯(GO)/丁腈橡胶-聚氯乙烯(GO/NBR-PVC)复合材料
氧化石墨烯(GO)/聚氨酯(PU)杂化膜
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RGO-P25)纳米复合物
SiO2-NH2@氧化石墨烯(GO) 复合微球
三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GO/CNTs)气凝胶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TiO2-GO)复合物
水基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
氧化石墨烯负载零价纳米铁NZVI16-GO1(F16G1)
四氧化三铁@碳/氧化石墨烯(Fe_3O_4@C/GO)复合材料
石蜡/氧化石墨烯(GO)复合相变材料
海藻酸钠(SA)/氧化石墨烯(GO)小球
改性氧化石墨烯(MGOs)/酚醛树脂(PF)复合材料
氧化石墨烯(GO)/聚合物复合材料
氧化石墨烯(GO)/聚偏氟乙烯复合涂层
yyp202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