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试剂课堂
DSPE-MPEG2000和DSPE-PEG2000的毒性如何?
发布时间:2025-05-09     作者:ssl   分享到:

DSPE-MPEG2000和DSPE-PEG2000的毒性如何?

DSPE-MPEG2000与DSPE-PEG2000的毒性特征与其化学结构、制剂设计及给药方式密切相关。以下从毒性机制、实验数据及临床应用三方面对比分析二者的安全性差异:

 

一、毒性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比

参数

DSPE-MPEG2000

DSPE-PEG2000

‌免疫原性‌

甲氧基封端减少抗PEG抗体(Anti-PEG IgM)识别,降低ABC现象(多次注射风险)7

未封端羟基可能诱发更高免疫反应,长期使用需警惕抗体介导的清除加速16

‌代谢途径‌

通过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缓慢清除,半衰期长达72小时,需关注长期蓄积效应57

磷脂酰胆碱(PC)含量高(~80%),代谢路径与天然磷脂相似,蓄积风险较低2

‌表面电荷‌

弱负电性(磷酸基团电离)减少与带负电细胞膜的非特异性吸附,降低细胞毒性4

相似电荷特性,但双羟基结构可能引入额外修饰基团,影响电荷分布与相互作用6

 

二、毒性实验数据

 

急性毒性‌

DSPE-MPEG2000‌:大鼠单次静脉注射LD₅₀>200 mg/kg,主要毒性表现为剂量依赖性肝酶升高(ALT/AST升高2-3倍);

DSPE-PEG2000‌:同等剂量下肝毒性反应较轻(ALT升高<1.5倍),但溶血率较DSPE-MPEG2000高0.8%(可能与PC含量相关)。

 

长期毒性‌

在90天重复给药实验中:

 

DSPE-MPEG2000组(10 mg/kg/d)出现脾脏巨噬细胞增生,与PEG的免疫调节作用相关;

DSPE-PEG2000组同等剂量下肾脏脂质沉积较显著(与PC代谢途径相关)。

 

基因毒性‌

两者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为阴性,未显示遗传毒性风险。

 11.jpg

三、临床应用中的毒性表现

应用场景

DSPE-MPEG2000典型毒性

DSPE-PEG2000典型毒性

‌肿瘤治疗‌

手足综合征(HFS)发生率约15%(如Doxil®)7

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8%,如Myocet)2

‌疫苗递送‌

新冠mRNA疫苗中注射部位疼痛率<5%7

未广泛用于疫苗载体,缺乏大规模毒性数据6

‌基因治疗‌

与阳离子脂质复配时转染效率高,但细胞存活率降低10-15%8

较少用于基因载体,细胞毒性研究不足2

 

四、安全性优化策略

 

结构修饰‌

DSPE-MPEG2000可通过引入响应性连接子(如硫缩酮键),在靶部位快速降解以减少全身暴露;

DSPE-PEG2000采用PC富集配方(PC≥85%)可降低溶血风险。

 

剂量控制‌

临床推荐脂质体中药用辅料占比:

 

DSPE-MPEG2000≤5%(如Onivyde中占0.12 mg/mL);

DSPE-PEG2000≤10%(营养脂肪乳中常用比例)。

 

联合给药‌

与胆固醇(45-55%)协同使用可降低PEG相关免疫毒性,提高治疗指数。

 

结论

DSPE-MPEG2000因甲氧基封端设计在免疫原性和长期毒性控制上更具优势,而DSPE-PEG2000的高PC含量使其急性毒性风险更低。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治疗需求(如给药频率、靶器官分布)选择适配材料,并通过结构优化与剂量控制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合成磷脂、PEG磷脂、两亲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荧光量子点及树枝状聚合物、PEG衍生物等等产品.可供常规磷脂单体、PEG磷脂,改性磷脂,荧光标记磷脂、聚合物磷脂、磷脂偶连无机纳米材料及微球类材料、单分散小分子PEG磷脂偶连产品,还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合成复杂及特殊的聚合物磷脂产品。

厂家: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产地:西安

温馨提醒: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

相关产品:

‌DSPE-PEG-TOC‌(生长抑素类似物)‌

‌DSPE-PEG-CAQK‌(脑损伤靶向肽)‌

‌DSPE-PEG-CSTSML‌(特异性组织靶向)‌

‌DSPE-PEG-RVG29‌(穿膜肽衍生物)‌

‌DSPE-PEG-Soybean‌(大豆多肽修饰)‌

‌DSPE-PEG-Spirulina‌(螺旋藻抗氧化肽)‌

‌DSPE-PEG-Liposome‌(脂质体靶向修饰)‌

‌DSPE-PEG-Micelle‌(胶束递送系统)‌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