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273222-06-3,(2S,4R)-Fmoc-4-叔丁氧羰基氨基吡咯烷-2-HCOOH的反应条件
中文名称:(2S,4R)-Fmoc-4-叔丁氧羰基氨基吡咯烷-2-HCOOH
英文名称:(2S,4R)-Boc-4-amino-1-Fmoc-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S,4R)-1-(((9H-Fluoren-9-yl)methoxy)carbonyl)-4-((tert-butoxycarbonyl)amino)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2S,4R)-Nα-Fmoc-4-N-Boc-aminoproline;
(2S,4R)-4-tert-Butoxycarbonylamino-pyrrolidine-1,2-dicarboxylic acid 1-(9H-fluoren-9-ylmethyl) ester; (4R)-4-(Boc-amino)-1-Fmoc-L-proline;
CAS:273222-06-3
MDL:MFCD01860707
分子式:C25H28N2O6
分子量:452.50
反应条件
该化合物是含双保护基的手性吡咯烷衍生物,常用于多肽合成和杂环构建,其反应条件需匹配保护基的特性:
Fmoc基团的脱除:
条件:20%哌啶/DMF或哌嗪/DMF溶液,室温反应10-30分钟。
应用:在固相多肽合成(SPPS)中,脱除Fmoc保护基以暴露氨基,进行后续氨基酸偶联。需控制反应时间避免过度脱保护导致差向异构化。
Boc基团的脱除:
条件:三氟乙酸(TFA)/二氯甲烷(DCM)混合液(体积比1:1),室温反应1-2小时;或HCl/二氧六环溶液。
应用:脱除叔丁氧羰基以释放氨基,用于构建酰胺键或与其他官能团反应。TFA条件下需注意羧基的保护(如甲酯、叔丁酯)。
羧基的活化:
偶联试剂:HATU、HBTU、DIC/HOBt等,在DMF或DCM中,pH 7-9条件下与氨基化合物反应生成酰胺。
注意事项:吡咯烷环的立体构型可能影响偶联效率,需确保反应体系无手性诱导杂质。
环化反应:
分子内成环:在缩合剂存在下,羧基与氨基可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内酰胺,需高稀释浓度(避免分子间聚合)和温和加热(如50-60℃)促进环化。
手性中心的稳定性:
避免强酸性或碱性条件(如浓H₂SO₄、NaNH₂),以防(2S,4R)构型发生外消旋化,建议在中性或弱碱性(如NaHCO₃)条件下进行反应。
纯度:95%+
性状:基于不同的分子量,呈白色 / 类白色固体,或液体。
溶剂:溶于二氯甲烷、DMSO、水等常规有机溶剂。
储藏条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装规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推荐产品:
385398-64-1,(2-Pyridyl)dithiobimane, 2 - 吡啶基二硫化合物
386229-71-6,MTSR,MTS-rhodamine,磺基玫瑰精甲烷硫代磺酸酯
386229-76-1,TEXASRED-MTSEA,德克萨斯红-2-磺酰氨基乙基甲烷硫代磺酸酯
162758-04-5,生物素标记MTSEA,MTSEA-BIOTIN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AXC.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