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新品上市
DMPE-mPEG处理对内体 pH 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03     作者:zyl   分享到:

文献:Dual Functioned Hexapeptide-Coated Lipid-Core Nanomicelles Suppress Toll-Like Receptor-Medi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rough Endotoxin Scavenging and Endosomal pH Modulation

作者 :Yuting Ji, Liya Sun, Yuan Liu, Yanhui Li, Tongxuan Li, Jiameng Gong, Xiali Liu, Huiqiang Ma, Jingying Wang, Bing Chen, Shan-Yu Fung, Hong Yang

文献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301230


在M-P12和MDMPE mPEG处理后,内体pH的变化可以通过两个pH敏感的荧光探针(pHrodo红和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来测量。

荧光素与pHrodo红的荧光强度比的增加表明内体pH值升高。能够防止内体酸化的氯喹(CHQ)作为阳性对照。

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CHQ和M-P12处理组的红色(pHrodo红)变暗,但与MDMPE-mPEG处理组相比保持不变;与未处理组相比,CHQ和M-P12处理的细胞中绿色与红色荧光的比率都增加了,表明内体pH值增加。

在用MDMPE-mPEG处理的细胞和用M-P13、M-TT和M-SS处理的细胞上都没有观察到这种内体pH调节,表明这种作用是纳米胶束上结合肽(即Pep12)特有的。

DMPE-mPEG

还进行了pH滴定试验,以确认M-P12确实比未改性的脂质核心M-MAL具有更高的pH缓冲能力。

基于上述结果,我们提出了M-P12通过双重机制抑制巨噬细胞TLR的工作模型:i)TLR配体清除以阻止细胞外配体-受体相互作用;ii)内体pH调节以抑制细胞内信号传导。

相关推荐:

DPPE-PEG-BIOTIN

DPPE-PEG-COOH

DPPE-PEG-Mal

DPPE-PEG-N3

DPPE-PEG-NH2

DPPE-PEG-SC

DSPE(Sodium salt)-PEG-COOH

DSPE(Sodium salt)-PEG-NH2

DSPE(Sodium salt)-PEG-OH

以上文章内容来源各类期刊或文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