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学术前沿
Dibenzocyclooctyne-DPPE,2260670-41-3,DBCO活性环炔基偶联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步骤概述
发布时间:2025-07-08     作者:axc   分享到:

Dibenzocyclooctyne-DPPE,2260670-41-3,DBCO活性环炔基偶联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步骤概述

Dibenzocyclooctyne-DPPE是一种将DBCO活性环炔基与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脂质结合的化合物,应用于脂质体和纳米颗粒的表面功能化。通过DBCO的叠氮点击反应,可以实现对纳米材料表面的高效且特异性修饰。

合成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DPPE氨基功能暴露:选用纯度高的DPPE脂质,确认其末端游离氨基作为反应位点。

DBCO-NHS活性酯制备:制备或购置带有NHS活性的DBCO衍生物,用于高效偶联。

酰胺键偶联反应:将DBCO-NHS与DPPE的氨基在无水溶剂(如DMF或DMSO)和碱性缓冲液中(pH ~8.0)反应,通常室温或略低温(10-25°C),反应时间2-24小时,形成稳定的DBCO-DPPE酰胺键。

反应终止及纯化:通过透析或凝胶过滤去除未反应的DBCO-NHS和小分子杂质。

产物鉴定:利用质谱(MALDI-TOF或ESI-MS)、核磁共振(¹H-NMR)以及薄层色谱(TLC)确认产物结构及纯度。

合成得到的DBCO-DPPE脂质可自组装成脂质体或修饰纳米颗粒表面,赋予其高度的化学活性位点,便于后续通过SPAAC点击反应引入荧光探针、靶向配体或药物分子。该方法简便、效率高,避免使用催化剂,保持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结构完整性。

英文名称: Dibenzocyclooctyne-DPPE

中文名称: DPPE-二苯并环辛炔

MF: C56H87N2O10P

MW: 979.27

CAS: 2260670-41-3

Dibenzocyclooctyne-DPPE

纯度:95%+

规格:mg/g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推荐产品:

60562-11-0

D-生物素甲酯

CAS:183896-00-6

Biotin-C3-PEG3-C3-NH2

生物素-C3-PEG3-C3-胺

tBOC-NH-PEG-SVA

叔丁酯-亚氨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戊酸酯

tBOC-NH-PEG-SVA

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小编axc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