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文献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55/2014/129458
为了将阿霉素负载的脂质体靶向西格玛受体,Banerjee等人制备并充分表征了茴香酰胺修饰的脂质。描述了用两种不同的茴香酰胺衍生物将靶向配体偶联到DSPE-PEG胺磷脂的两种不同方法。
在第一种方法中,使用标准DCC/DMAP化学方法将7-[2-(4-甲氧基苄氨基)-乙基氨基]庚酸偶联到DSPE-PEG胺脂质上,用于胺羧基偶联。第二种方法使用N-(2-溴乙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和DSPE-PEG胺产生N-烷基化脂质。
通过第二种方法合成茴香酰胺脂质的产率比标准胺羧基偶联高10倍。将茴香酰胺脂质与其他脂质(POPC和胆固醇)以所需浓度混合,在柠檬酸盐缓冲液(pH 4.0)中形成脂质体。
控制脂质体中包含的靶向配体的量是这种方法的另一个优点。然后根据Mayer等人开发的远程加载技术,使用跨膜pH梯度(内部呈酸性)将阿霉素加载到脂质体中。
必须考虑脂质体形成时连接的脂质在脂质体外部和内部之间的分配,估计50%的靶向配体包埋在双层的内侧。
在针对sigma受体的体外研究中获得的阳性结果表明,脂质体双层外侧有足够的靶向配体。
相关推荐:
DOPE-PEG-cRGD
DPPE-PEG-RGD
DMPE-PEG-RGD
DOPE-PEG-RGD
4-Arm PEG-DSPE
C12-PEG-COOH
C18-PEG-COOH
C18-PEGn-COOH
C18-PEGn-Hydrazide
C18-PEGn-Maleimide
C18-PEGn-N3 (N3: Azide)
以上文章内容来源各类期刊或文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