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DSPE-mPEG-2000)表面电荷和密度对脂质体包裹蓖麻毒素细胞毒性的影响:溶酶体趋化剂的作用
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78517307007041
作者:谢伦德拉·辛格 ·拉索尔,普拉拉德·C· 戈什
节选:
将蓖麻毒素包裹在各种脂质体中,这些脂质体表面具有中性、负电荷和正电荷以及不同密度的 DSPE-mPEG-2000,在 CHO pro−细胞中研究了这些不同带电脂质体制剂中蓖麻毒素的细胞毒性,并与游离蓖麻毒素进行了比较,以期开发出蓖麻毒素在体内的。观察到包裹在不同带电脂质体中的蓖麻毒素的细胞毒性明显取决于脂质体表面的电荷。当蓖麻毒素通过带负电荷的脂质体递送时,观察到其最大的细胞毒性。莫能菌素增强了包裹在不同带电脂质体中的蓖麻毒素的细胞毒性,并且细胞毒性增强的程度明显取决于脂质体表面的电荷。当蓖麻毒素经带正电的脂质体、带负电的脂质体(83.36倍)和中性脂质体(71.30倍)递送时,其细胞毒性增强幅度最大(213.14倍)。对不同带电脂质体包载蓖麻毒素抑制蛋白质合成动力学的研究表明,经不同带电脂质体递送后,蛋白质合成抑制的滞后期显著延长。然而,当莫能菌素存在时,滞后期缩短。 在表面引入5 mol% DSPE-mPEG-2000后,不同带电脂质体包载蓖麻毒素的细胞毒性略有不同。掺入 5 mol% DSPE-mPEG-2000 后,莫能菌素对 CHO pro − 细胞中不同带电脂质体包载蓖麻毒素的细胞毒性的增强效力存在显著差异。 关于不同带电脂质体表面 DSPE-mPEG-2000 密度变化对莫能菌素增强 CHO pro − 细胞包载蓖麻毒素细胞毒性影响的研究−细胞中不同带电 PEG 脂质体包载蓖麻毒素的细胞毒性的增强效果与其细胞缔合量高度相关。本研究清楚地表明,通过适当改变脂质体脂质组成、电荷和亲水密度,可以将脂质体蓖麻毒素引导至特定细胞,并与莫能菌素结合选择性消除。
西安齐岳生物提供相关产品:
DSPE-SPDP
DSPE-PEG-TAT(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穿膜肽)
DSPE-PEG-SP94(SFSHHTPILPLC;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肝癌靶向肽)
DSPE-Thiol,DSPE-SH
mPEG-DSPE CAS No.: 147867-65-0
DSPE-PEG-Dextran
m-PEG24-DSPE
DSPE-PEG6-Mal
以上文章内容来源各类期刊或文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