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F-TD2PO1
分子结构与设计背景
PF-TD2PO1 是以聚(9,9-二辛基芴)为主链,通过聚合方式共引入少量(约1 mol%)10-(4-己基苯基)-10H-苯氧嗪(PO)单元的蓝光发光共聚物。PO单元具有电子给体特性,能打破芴主链的共轭结构,抑制电性过渡的红移。
光学与电学性能
发射峰位于约455 nm,半峰全宽度约40 nm,呈现纯净深蓝发光;
单层器件发光效率(LE_max)达到3.07 cd/A,双层器件效率可达5.18 cd/A;
CIE坐标为(0.15, 0.11),为接近平稳深蓝显示要求。
器件优化策略
通过加入空穴传输材料 BCFN(N-([1,1′-联苯]-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咔唑)-苯基)-9H-芴-2-胺)到发射层,器件性能显著提升,达到 LE_max ≈ 6.20 cd/A,EQE ≈ 6.22%,亮度约 44,685 cd/m²,效率衰减缓慢,仅为原器件的约1/14。
优势与应用展望
高纯度深蓝发光,色彩纯净度高,适合中小尺寸 AMOLED、OLED 显示器件;
共聚物体系易于溶液加工,支持旋涂、喷墨印刷等低成本制备工艺;
器件结构可调,适配多层结构、掺杂型发光体设计,具备产品化潜力。
PF-TD2DV2
结构特征与设计要点
PF-TD2DV2 是在聚(9,9-二辛基芴)主链中掺入 2 mol% 左右的苯乙烯基亚芳胺(DV)结构单元形成的共聚物。DV 单元能够强化分子内电荷传输及光子寿命调控。
光电性能表现
发射峰位在465 nm左右,为清澈蓝光;
单层器件 LE_max 性能已达 5.47 cd/A;
加入 PVK 空穴传输层与 BSFN 共掺后,器件效率进一步提升至 8 cd/A 以上
发光稳定性优,在1000 cd/m²亮度下效率维持良好,显示出较强材料稳定性。
优势与应用价值
深蓝高效率发光,适配低色温显示器件;
器件结构成熟,PVK/BSFN 空穴传输层技术成熟,易产业化;
溶液处理兼容性高,适合印刷型 OLED 制备工艺。
产地:西安齐岳生物
用途:科研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功能化玻片,脂质体,纳米材料,荧光材料,peg衍生物、磁珠微球、蛋白、多肽、氨基酸、小分子、生物素类试剂、共聚物及光电功能材料等各种科研材料的定制合成服务。
以上资料由齐岳生物小编zhn提供,仅用于科研
相关推荐:
DOX-ICG@LDH-PEG-B3int;双氢氧化物纳米片修饰靶向肽B3int负载阿霉素-吲哚菁绿
MoO‐ICG多功能纳米颗粒
ICG-MPDA;吲哚菁绿ICG负载介孔聚多巴胺(MPDA)纳米颗粒
ICG/LAP-PDA;聚多巴胺包裹负载ICG的LAP靶向纳米粒子
DOX-ICG-PAAP;光敏剂吲哚菁绿ICG负载PAAP纳米胶束包载对多柔比星
ICG-PAAP;光敏剂吲哚菁绿ICG负载PAAP纳米胶束
ZIF-8@ICG;ZIF-8负载的吲哚菁绿
ICG/LAP;负载吲哚菁绿的锂皂石纳米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