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试剂课堂
Thrombospondin,血小板反应素的功能
发布时间:2025-07-15     作者:YFF   分享到:

英文名称:Thrombospondin

中文名称:血小板反应素

血小板反应素(Thrombospondin, TSP)是一类多模块化、钙结合的糖蛋白,属于血小板反应素家族(包括TSP1-5五个亚型),广泛分布于血小板、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中。其分子量较大(约450 kDa),由多个结构域组成,包括N端球形结构域、类表皮生长因子(EGF)重复序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型(VWC)结构域、钙结合型凝集素(TSP type 1)重复序列及C端细胞结合结构域,赋予其多样化的生物功能。

TSP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调控细胞外基质(ECM)动态平衡。通过与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蛋白聚糖等ECM成分结合,TSP促进基质沉积与交联,增强组织机械强度。例如,在伤口愈合过程中,TSP1由激活的血小板释放,通过整合ECM成分,形成临时止血栓并启动修复程序;而在肿瘤微环境中,TSP4则通过促进胶原纤维排列,限制肿瘤细胞迁移。此外,TSP的钙结合位点可感知局部钙浓度变化,动态调节其与ECM的亲和力,适应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的需求。

TSP在血管生成调控中发挥双重作用。早期研究显示,TSP1通过结合CD36受体,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p53、FAK),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发挥抗血管生成效应;而后续研究发现,TSP2可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稳定新生血管结构,间接支持血管成熟。这种矛盾功能可能与TSP亚型差异及微环境信号(如缺氧、炎症)有关。例如,在缺血性心脏病中,TSP1表达上调可通过抑制异常血管新生,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而在肿瘤生长初期,TSP1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限制肿瘤扩张,但后期肿瘤细胞通过下调TSP1表达,逃逸此抑制,促进血管过度生成。

TSP还参与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通过与Toll样受体4(TLR4)结合,TSP1可激活巨噬细胞,促进促炎因子(如IL-6、TNF-α)释放,加剧炎症损伤;而在慢性炎症中,TSP1通过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活化,抑制T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此外,TSP在神经系统中亦有表达,参与突触可塑性调控及神经保护。例如,TSP1和TSP2可通过结合神经元表面受体(如α2δ-1),促进突触形成,改善认知功能。

Thrombospondin

供 应 商: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提供这个产品  ,如有需要,欢迎咨询!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相关产品:

Endostatin(内皮抑素)

Endorphin(内啡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 (BNP)(脑钠尿肽)

Bradykinins(血管舒缓激肽)

Bone Gla Proteins(骨钙蛋白质)

Defensins(防御素)

Cholecystokinins (CCK)(胆囊收缩素)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