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新品上市
Cy7-PEG3400-DBCO,氰基7聚乙二醇二苯并环辛炔
发布时间:2025-09-02     作者:HLL   分享到:

产品名称:氰基7聚乙二醇二苯并环辛炔

英文名称:Cy7-PEG3400-DBCO

Cy7-PEG3400-DBCO 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荧光探针分子,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其分子结构巧妙融合了氰基 7(Cy7)荧光基团、聚乙二醇(PEG3400)链段与二苯并环辛炔(DBCO)反应基团,三者协同作用,使其既具备优异的荧光成像性能,又拥有高效的生物分子标记能力,同时兼顾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活细胞成像、生物分子示踪、疾病诊断等研究方向的关键工具。


从分子结构功能划分来看,氰基 7(Cy7)荧光基团是该化合物实现荧光检测与成像的核心部件。Cy7 属于近红外荧光染料家族,其荧光发射波长集中在 750-800nm 的近红外区域,这一光谱区间具有独特的生物光学优势。生物组织中的水、血红蛋白、黑色素等物质在近红外波段的吸收和散射系数较低,使得近红外荧光信号能够穿透更深层次的生物组织,有效减少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显著提升成像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这种特性让 Cy7-PEG3400-DBCO 在深层组织成像和活体动物成像研究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在研究肿瘤组织的血管分布或药物在体内的靶向递送过程时,Cy7 标记的探针能够穿透皮肤、肌肉等组织,清晰地呈现目标区域的荧光信号,帮助科研人员直观观察生物过程的动态变化。此外,Cy7 荧光染料还具有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荧光量子产率,能够产生较强的荧光信号,即使在低浓度下也能被灵敏检测,这对于微量生物分子的标记和成像至关重要,可满足生物医学研究中对检测灵敏度的高要求。


聚乙二醇(PEG3400)链段在 Cy7-PEG3400-DBCO 分子中承担着 “连接桥梁” 与 “性能调节剂” 的双重角色。分子量为 3400 的 PEG 链段具有典型的聚乙二醇特性,首先是卓越的水溶性,能够显著提升整个分子在水相环境(如细胞培养液、体液)中的溶解性和分散性,避免分子因疏水相互作用发生聚集,保障其在生物体系中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在生物分子标记实验中,良好的水溶性可确保探针分子均匀分散在反应体系中,与目标生物分子充分接触,提高标记效率。其次,PEG 链段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 “隐形” 功能。PEG 分子表面富含醚键,呈中性且高度亲水,能够有效减少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抗体)在体内的非特异性吸附,降低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的概率。当 Cy7-PEG3400-DBCO 与生物分子偶联后,PEG 链段会在偶联产物表面形成一层亲水保护层,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为长时间动态观察生物过程(如药物代谢、细胞迁移)提供充足的时间窗口。同时,PEG3400 链段的柔韧性和适宜的分子长度,能够为 Cy7 荧光基团和 DBCO 反应基团提供充足的空间自由度,避免两者之间因空间位阻效应影响反应活性或导致荧光猝灭,确保探针分子的荧光性能和反应性能稳定发挥。


二苯并环辛炔(DBCO)反应基团是 Cy7-PEG3400-DBCO 实现特异性生物分子标记的关键功能单元。DBCO 属于环辛炔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环辛炔环具有较高的环张力,这种结构特性使其能够在无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叠氮基团(-N₃)发生高效、特异性的 1,3 - 偶极环加成反应(即 “无铜点击化学” 反应)。与传统的铜催化点击化学反应相比,无铜点击化学反应具有显著优势:反应条件温和(常温、生理 pH 值),无需加入对生物分子活性和细胞有毒性的铜离子,因此可直接应用于活细胞、活体组织甚至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子标记,最大程度保留生物分子的天然结构和功能,减少对生物体系的干扰。这种高特异性反应特性使得 Cy7-PEG3400-DBCO 能够精准标记含有叠氮基团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以及细胞表面受体等。例如,在研究细胞膜上特定蛋白质的功能时,科研人员可先通过基因工程或化学修饰手段,在目标蛋白质上引入叠氮基团,再加入 Cy7-PEG3400-DBCO,利用 DBCO 与叠氮基团的特异性反应,将 Cy7 荧光染料精准标记到目标蛋白质上,随后通过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时追踪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动态分布、迁移轨迹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为解析蛋白质功能和细胞信号传导机制提供直接的可视化证据。


Cy7-PEG3400-DBCO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可用于活细胞内生物分子的动态示踪。例如,标记细胞骨架蛋白(如微管蛋白、肌动蛋白),观察细胞分裂、迁移过程中细胞骨架的重组动态;或标记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研究离子通道的开放与关闭机制。在肿瘤研究领域,可将其与肿瘤靶向分子(如靶向肽、单克隆抗体)偶联(通过 DBCO 与叠氮基团反应),构建肿瘤靶向荧光探针。将该探针注入荷瘤动物体内后,探针会在靶向分子的引导下特异性聚集到肿瘤部位,通过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肿瘤的精准定位、大小监测以及转移灶的检测,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以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在药物研发领域,Cy7-PEG3400-DBCO 可用于药物载体的体内示踪与评价。例如,将其标记到纳米药物载体(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表面,通过荧光成像追踪药物载体在体内的分布、循环时间、代谢途径以及在靶组织的富集效率,为优化药物载体设计、提高药物递送效率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此外,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还可利用该探针标记核酸分子(如 DNA、RNA),研究核酸在细胞内的转录、翻译过程以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在实际应用 Cy7-PEG3400-DBCO 时,需关注多个影响实验效果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化合物的纯度,杂质的存在可能干扰 DBCO 与叠氮基团的特异性反应,或导致非特异性荧光信号,影响成像质量和实验结果准确性。因此,使用前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其纯度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纯度符合实验要求(通常需达到 95% 以上)。其次,Cy7 荧光染料具有一定的光敏感性,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易发生光漂白,导致荧光信号减弱或消失。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避光、密封、冷藏(通常为 - 20℃或 4℃)保存,配制好的探针溶液也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光照。在活细胞实验中,还需注意探针的使用浓度和孵育时间。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细胞毒性增加,影响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浓度过低则可能因荧光信号强度不足而难以检测。孵育时间过短会导致标记效率低下,过长则可能增加非特异性标记。因此,实验前需通过预实验优化浓度和孵育时间,找到最佳实验条件。此外,在进行活体成像实验时,还需考虑探针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合理安排成像时间点,以捕捉到最佳的荧光信号,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产地:西安

规格:50mg 100mg 500mg

纯度:95%

状态:固体/粉末

储藏条件:冷藏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可提供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顺磁/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等等,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

Cy7-PEG3400-DBCO

更多推荐:

HZ-PEG5000-DBCO,酰肼聚乙二醇二苯并环辛炔

DBCO-PEG3400-CY5,二苯并环辛炔聚乙二醇氰基5

Cy5-PEG5000-DBCO,氰基5聚乙二醇二苯并环辛炔

DBCO-PEG3400-Ferrocene,二苯并环辛炔聚乙二醇二茂铁

Mesylate-PEG5000-DBCO,甲磺酸酯聚乙二醇二苯并环辛炔

小编:HLL 2025年9月2日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