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新品上市
​18:0-18:2 PC,CAS:27098-24-4,1-硬脂酰-2-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结构
发布时间:2025-09-04     作者:ssl   分享到:

18:0-18:2 PC,CAS:27098-24-4

18:0-18:2 PC(1-Stearoyl-2-linole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一、基本信息

18:0-18:2 PC,化学名称为 1-硬脂酰-2-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英文名称 1-Stearoyl-2-linole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SLPC)

CAS号 27098-24-4。

它是一种典型的甘油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 PC),在自然生物膜中广泛存在,尤其在哺乳动物细胞膜和植物膜脂中具有重要功能。

 

该分子由甘油骨架、两个脂肪酸链和一个胆碱头基组成:sn-1 位连接饱和脂肪酸 硬脂酸(C18:0),sn-2 位连接双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C18:2)。这种饱和-双不饱和链组合,使其既具有膜的稳定性,又能保持适度流动性和柔韧性。SLPC是研究膜动力学、脂质体构建及药物递送的理想模型脂质。

分子式为 C42H78NO8P,分子量约 765.1 g/mol。其化学性质稳定,适合在生物医药研究和纳米技术应用中使用。

 

二、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

脂肪酸链特征

sn-1位:硬脂酸(C18:0, 饱和链),提供疏水性和膜厚度。

sn-2位:亚油酸(C18:2, 双不饱和链),引入“折角”,增加膜流动性和柔韧性。

相变温度(Tm)

SLPC的Tm较低,一般在 -5~10℃范围,相较于饱和PC(如DSPC, 18:0-18:0 PC)具有更高流动性。这种低相变温度确保膜在生理温度下处于液晶相,有利于膜蛋白功能和物质转运。

双分子层与自组装能力

18:0-18:2 PC在水环境中可自发形成脂质双层,进一步组装为脂质体、囊泡或平面膜。双不饱和链的存在带来膜弯曲倾向,易于形成负曲率结构,对囊泡形成和膜融合非常关键。

两亲性与溶解性

胆碱头基的亲水性与疏水链的疏水性结合,使SLPC在水环境中呈现典型两亲性,适合脂质体、膜蛋白研究以及纳米颗粒构建。

生物相容性

SLPC代谢产物包括硬脂酸、亚油酸、胆碱和甘油,均为天然可利用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适合生物医药及体内应用。

18:0-18:2 PC,CAS:27098-24-4,1-硬脂酰-2-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三、生物学意义

细胞膜组成

PC类脂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18:0-18:2 PC的双链结构使膜既稳定又具有柔韧性,为膜蛋白功能提供理想环境。

膜流动性与柔韧性调控

双不饱和链的存在降低膜刚性,提升流动性,有助于膜蛋白的自由扩散、信号分子传递及囊泡形成。

信号转导与代谢功能

PE和PC类磷脂可作为磷脂酶底物参与二酰甘油(DAG)、磷脂酸(PA)等信号分子的生成。双不饱和链脂质更易被膜脂酶识别,影响信号传导效率。

*氧化与健康功能

亚油酸链可参与体内脂质代谢和*炎反应,是必需脂肪酸,对维持细胞健康具有积作用。

 

四、应用领域

1. 脂质体与药物递送

18:0-18:2 PC常用于制备:

常规脂质体:双不饱和链增加膜流动性,利于药物装载和释放。

靶向脂质体:可与PEG化脂质或靶向配体组合,延长血液循环时间,提高组织累积。

响应型脂质体:双不饱和链易氧化,可用于氧化响应药物释放体系。

2. 膜蛋白与仿生膜研究

用于构建GUV或平面双层膜,为膜蛋白折叠、跨膜运输及膜动力学研究提供模型。

双不饱和链可模拟天然膜微区(lipid raft)的动态特性。

3. 核酸与基因递送

在LNP(Lipid Nanoparticle)系统中,18:0-18:2 PC可作为中性辅脂质,稳定纳米颗粒结构,提高mRNA、siRNA或DNA递送效率。

4. 细胞模型与膜动力学

用于体外模拟细胞膜,研究膜流动性、膜融合、囊泡出芽、内吞及膜蛋白功能。

 

五、科研应用实例

*肿瘤药物载体

SLPC制备的脂质体可有效包封紫杉醇、阿霉素等药物,低Tm和液晶相有利于药物释放,提高肿瘤累积效果。

膜蛋白嵌入实验

用于GUV或LUV构建,提供适度流动性膜环境,模拟天然膜,为跨膜蛋白研究提供理想模型。

核酸递送与疫苗

18:0-18:2 PC作为LNP脂质组成部分,优化脂质纳米颗粒稳定性,提高体内递送效率和表达水平。

生物膜动力学研究

模拟膜微区形成、膜弯曲及脂质混合动力学,为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工具。

 

六、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药物载体

利用双不饱和链可氧化特性,开发氧化响应型脂质体,实现靶向释放与疾病准治疗。

膜蛋白与信号通路研究

双链结构可用于模拟生理膜,研究跨膜蛋白活性、信号传递及囊泡动力学。

多功能纳米平台

与靶向配体、光敏或热敏材料结合,实现治疗与诊断(theranostics)一体化。

 

七、总结

18:0-18:2 PC(CAS:27098-24-4)是一种典型的饱和-双不饱和链磷脂酰胆碱。硬脂酸链提供膜稳定性,亚油酸链提供柔韧性和流动性,使其在脂质体构建、膜蛋白研究、纳米药物递送和膜动力学实验中具有广泛应用。其液晶相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双不饱和链引入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和纳米技术应用中前景广阔。

 

西安齐岳生物提供多种 PC(磷脂酰胆碱) 与 PE(磷脂酰乙醇胺),来源可靠、纯度高,无论是用于 脂质体构建、膜模型研究,还是 药物递送与功能化纳米颗粒制备,都能提供稳定的性能保障。多样的链长、饱和度和修饰类型,让科研人员可根据实验需求灵活选择,轻松搭建高效实验平台。

厂家: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产地:西安

温馨提醒: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

相关产品:

18:0 aminoethyl PC,CAS:2389048-39-7

18:0-d35-18:0 PC,CAS:327178-89-2

18:0-18:0-d35 PC,CAS:327178-88-1

16:0-18:1 PC,CAS:26853-31-6

18:1-16:0 PC,CAS:59491-62-2

16:0-18:2 PC,CAS:159701-21-0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