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G-氰基苯并噻唑(Indocyanine Green-Cyanobenzothiazole,简称 ICG-CBT)是一种基于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荧光染料的功能化衍生物。它通过在 ICG 分子结构上引入氰基苯并噻唑(CBT)基团,使其具备了特异性的生物正交反应能力,适合用于荧光成像、活体标记以及生物分子偶联等应用。ICG-CBT 的设计兼具光学性能和化学可修饰性,是现代分子成像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化学结构与性质
ICG-CBT 的核心仍为吲哚菁绿类结构,具有典型的长波长吸收峰(约780 nm)和近红外发射峰(约820 nm),属于近红外荧光(NIR)染料。近红外荧光的优势在于组织穿透能力强、背景自发荧光低,从而适合深层组织成像。CBT 基团的引入赋予了 ICG-CBT 生物正交反应活性,能够与含巯基(–SH)的分子(如半胱氨酸、硫醇修饰的蛋白质或肽链)进行快速特异的化学偶联。ICG-CBT 在水相和生物缓冲液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照下以防荧光淬灭。
光学性能
吸收峰:约780 nm
发射峰:约820 nm
荧光量子产率:受溶剂和环境影响,通常在水溶液中约0.05–0.1
光稳定性:在暗条件下稳定,但光照和氧化环境可能导致荧光衰减
ICG-CBT 的 NIR 特性使其可用于体内成像、血管造影以及肿瘤靶向标记。
应用领域
分子成像:利用 ICG 的 NIR 发射特性,可在活体实验中实现实时成像,例如肿瘤靶向、血流追踪或器官定位。
生物偶联:CBT 基团可与肽链、蛋白质或纳米材料上的硫醇基团进行快速共价结合,实现靶向递送或荧光标记。
探针开发:ICG-CBT 常被设计为响应特定生物事件的荧光探针,例如蛋白质聚合、酶活性或生理状态变化。
纳米材料功能化:可与纳米颗粒或载体表面修饰,实现多模态成像或药物-荧光双功能系统。
名称:ICG-氰基苯并噻唑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保存:冷藏
供应: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原料药、MOF,离子液体 ,PEG衍生物、科研试剂、多肽、光电材料、碳纳米管、纳米材料、脂质体、合成磷脂的研发、定制合成、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iFluor 532羊抗鼠免疫球蛋白(H+L)
AF 532 WGA,Alexa Fluor WGA
AF488 ConA,Alexa Fluor488 ConA
AF532-MAL,Alexa-Fluor532 Maleimide
Alexa Fluor488-标记链霉亲和素偶联物
PKH-26 (RED) 外泌体示踪染料
AF-488标记羊抗鼠免疫球蛋白(H+L)
Alexa-Fluor488 醛
AF488 TCO,Alexa Fluor TCO
CY5 PNA,花青素cy5-花生凝集素
Cy5-Chlorampheni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