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PE-CY7.5,CY7.5标记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的表征方法
DMPE–Cy7.5 是一种将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DMPE, 1,2-dimyrist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与近红外荧光染料 Cy7.5 通过共价键结合得到的两亲性荧光探针。其分子具有典型的三部分结构:① 双 C14 饱和脂肪链,赋予其稳定的膜锚定能力;② 磷脂酰乙醇胺头基,提供伯胺官能团作为反应位点;③ 近红外荧光染料 Cy7.5,吸收峰约 780–790 nm,发射峰在 800–820 nm,光稳定性与组织穿透性更优于 Cy7,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深部活体成像。由于脂质骨架与荧光团之间为共价酰胺键连接,产物具有的结构稳定性与抗淋洗特性,能够在复杂生物环境中保持持久荧光信号。
合成路线主要依赖于 DMPE 氨基与 Cy7.5 活性酯(通常为 Cy7.5–NHS ester)之间的酰胺化反应。反应原理为伯胺作为亲核试剂进攻 NHS 酯中的羰基碳,生成酰胺键并释放 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副产物。该反应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率,避免了染料非特异性修饰。反应需在无水、弱碱性条件下进行,以保持 NHS 酯的稳定性和促进酰胺键形成。
合成步骤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原料准备:将 DMPE 脱水干燥后溶解在无水氯仿/甲醇或 DMF/氯仿的混合溶剂中。Cy7.5–NHS ester 则溶解在少量无水 DMSO 或 DMF 中,需现配现用以避免水解。
反应进行:在惰性氮气或氩气保护下,按摩尔比 DMPE:Cy7.5–NHS = 1:1.2–1.5 混合,加入少量有机碱(如 DIPEA 或 TEA),避光条件下室温搅拌 8–16 小时。反应过程中,Cy7.5 的长共轭链不会影响伯胺与活性酯的缩合效率。
反应完成:通过薄层色谱(TLC)或质谱监测反应进程。当游离的 Cy7.5–NHS 消耗完全,且体系内主要为目标产物时,反应即可终止。
纯化过程通常采用制备型 HPLC 或硅胶柱层析:
对于大规模合成,常选择反相制备型 HPLC,以水/乙腈或水/甲醇为流动相,并含 0.05–0.1% TFA 或甲酸以改善峰形。由于 DMPE–Cy7.5 较为疏水,其洗脱时间通常晚于游离 DMPE 和染料。
对于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也可采用硅胶柱层析,流动相为氯仿/甲醇/水的混合体系,调节比例以实现 DMPE–Cy7.5 与副产物的有效分离。
表征方法包括:
UV–Vis 吸收光谱:在 780–790 nm 观察到 Cy7.5 的特征吸收峰,确认染料结合。
荧光光谱:在 800–820 nm 范围内检测到发射峰,验证其近红外发光性能。
质谱(ESI-MS 或 MALDI-TOF):确认分子量符合 DMPE 与 Cy7.5 耦合产物的理论值。
¹H NMR 和 ³¹P NMR:用于检测磷脂骨架的完整性以及氨基成功转化为酰胺的结构特征。
HPLC 纯度分析:产物纯度需大于 95%,确保其在后续成像或膜嵌入实验中的可靠性。
DMPE–Cy7.5 的设计使其既具有脂质分子的膜锚定特性,又具备近红外窗口下的高效荧光信号。在应用中,它常用于脂质体或纳米载体的标记,便于追踪脂质体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过程;同时也可作为膜探针用于细胞膜标记和膜蛋白的定位研究。与 Cy7 或 Cy5 等短波长染料相比,DMPE–Cy7.5 在体内成像中背景信号更低、穿透深度更大,能够实现更灵敏和高分辨率的追踪。
产品名称:DMPE-CY7.5,CY7.5标记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
纯度:95%+
性状:固体或液体
储藏条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装规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厂家:齐岳生物
关于我们
齐岳生物供应近红外荧光花菁染料标记各种官能团的定制服务,如活性酯(NHS酯)、马来酰亚胺(MAL)、叠氮(N₃)、炔基(alkyne)等,便于与蛋白质、肽、多糖、抗体、寡核苷酸、纳米颗粒等共价偶联。可选择多种功能团与目标分子进行精准结合,实现对蛋白质、多肽、抗体、核酸或纳米材料的荧光修饰。此外,齐岳生物还提供定制染料标记服务,包括肽类、蛋白类、小分子、糖类等不同类型标的物,满足用户在科研、成像等多方面的个性化应用。
推荐产品:
RB-sucrose
罗丹明标记蔗糖
RB-蔗糖
FITC-蔗糖
FITC-sucrose
荧光标记CY2标记蔗糖
CY2-Sucrose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AXC.20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