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新品上市
JC-1,3520-43-2 一种广泛应用于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的特异性荧光探针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HLL   分享到:

产品名称:JC-1,3520-43-2

CAS 号 3520-43-2 对应的 JC-1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的特异性荧光探针,全称为 5,5',6,6'- 四氯 - 1,1',3,3'- 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羰花青碘化物,因能通过荧光颜色变化直观反映线粒体功能状态,成为细胞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的常用工具。


其核心作用机制依赖于线粒体膜电位(Δψm)对探针聚集状态的调控:JC-1 分子具有亲脂性阳离子特性,可通过线粒体膜电位驱动的主动转运进入线粒体基质。当线粒体膜电位较高(功能正常)时,大量 JC-1 分子在基质内聚集形成 J - 聚集体,发出红色荧光;当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功能受损)时,JC-1 无法有效聚集,以单体形式存在,发出绿色荧光。这种 “单体 - 聚集体” 的转换伴随明显的荧光颜色变化,可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以红绿荧光强度比值反映线粒体膜电位水平。


在应用场景中,JC-1 的价值体现在线粒体功能评估的多个维度: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是凋亡早期的标志性事件,JC-1 可通过红绿荧光比值降低实时监测凋亡进程;在氧化应激研究中,活性氧(ROS)积累导致的线粒体损伤可通过 JC-1 荧光变化直观呈现;此外,其还可用于药物筛选,评估候选药物对线粒体功能的保护或损伤作用。例如,在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细胞时,可通过 JC-1 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揭示疾病发生中线粒体功能异常的作用。


使用时需注意实验条件的优化:JC-1 的加载浓度需严格控制,过高浓度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染色,过低则信号较弱;孵育时间通常为 15-30 分钟,需保证探针充分进入线粒体;同时,需设置阳性对照(如加入线粒体解偶联剂 CCCP)与阴性对照,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其荧光信号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几乎不与其他细胞器结合,能够精准反映线粒体的功能状态,是目前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的 “金标准” 探针之一。

产地:西安

规格:50mg 100mg 500mg

纯度:95%

状态:固体/粉末

储藏条件:冷藏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可提供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顺磁/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等等,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

一种广泛应用于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的特异性荧光探针

更多推荐:

BHQ-1 azide,BHQ1N3,荧光染料 BHQ-1叠氮化物

63902-24-9,荧光生物探针

916753-62-3,BHQ-2 NHS,BHQ-2 琥珀酰亚胺酯

BHQ3 NHS,871240-94-7,荧光暗猝灭剂 BHQ3 琥珀酰亚胺酯

916753-61-2,BHQ-1 NHS,黑洞猝灭剂BHQ-1 琥珀酰亚胺酯

小编:HLL 2025年9月15日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