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新品上市
Cy3-PE,花菁染料CY3标记磷脂酰乙醇胺的反应机理
发布时间:2025-09-17     作者:axc   分享到:

Cy3-PE,花菁染料CY3标记磷脂酰乙醇胺的反应机理

Cy3-PE是将花菁染料Cy3共价偶联至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形成的荧光标记磷脂,用于膜生物学、纳米载体研究及细胞膜成像。磷脂酰乙醇胺是细胞膜中常见的磷脂类组分,由甘油骨架、两个脂肪酸链和磷酸乙醇胺头基组成,具有两性亲水性和疏水性结构,可自组装形成脂质体、脂质双分子层或脂质纳米颗粒。Cy3是一种红橙色荧光染料,具有高吸光系数(λmax约550 nm)、高量子产率和良好光稳定性,通过与PE的头基偶联形成Cy3-PE,可在保持脂质膜性质的同时赋予荧光示踪功能。

反应机理

反应类型

Cy3-PE的偶联通常采用NHS酯形式的Cy3染料(Cy3-NHS)或异硫氰酸酯形式(Cy3-ITC)与磷脂酰乙醇胺的氨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稳定的共价酰胺键或巯基键衍生物。该反应属于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氨基作为亲核试剂攻击Cy3活性酯碳原子,从而实现荧光染料的共价连接。

氨基活性与pH条件

磷脂酰乙醇胺的头基含游离伯胺,其氨基在适当pH条件下(pH 7.5–8.5)去质子化,表现出较强的亲核性。NHS酯的碳基碳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易受到氨基的亲核攻击形成酰胺键。在酸性条件下,氨基质子化降低亲核性,反应效率下降;在过碱条件下,NHS酯水解加快,生成非活性羧酸,降低偶联效率。

反应机理步骤

活化:Cy3-NHS酯处于溶液中时,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为离去基团,为碳原子提供活化,使其易受亲核攻击。

亲核攻击:PE分子头基的伯胺氮对NHS酯碳原子发生亲核进攻,形成过渡态。

离去基离开:NHS作为离去基团脱离,生成稳定的酰胺键,使Cy3共价结合至PE头基。

该机理确保Cy3染料与PE形成稳定共价键,同时不会破坏脂肪酸链及甘油骨架结构。

溶剂与分散条件

反应通常在性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体系(如氯仿/甲醇或DMSO/缓冲液)中进行,以保证Cy3-NHS酯溶解良好,同时PE分子可均匀分散,避免自聚或沉淀。水相反应时常采用脂质体悬浮液形式,确保氨基暴露于溶液中以进行反应。

温度与时间

反应在室温或轻度升温条件下(25–37℃)进行,持续1–4小时可完成大部分偶联。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脂质氧化或染料光降解,因此通常需避光操作。轻度搅拌可确保溶液均一,促进反应充分进行。

产物稳定性

生成的Cy3-PE分子中,酰胺键稳定,不易水解,荧光性能保持良好。纯化后可在有机溶剂或脂质体体系中长期保存,适用于膜体系重构和纳米颗粒标记。

实验意义

通过Cy3标记,PE分子可在脂质双层、脂质体或脂质纳米颗粒中可视化,便于膜融合、膜动力学、纳米载体分布及细胞膜成像研究。反应机理明确且操作条件温和,可保证脂质化学性质和荧光性能兼顾,为生物化学和纳米医学研究提供可靠工具。

总结

Cy3-PE通过Cy3活性酯与磷脂酰乙醇胺头基氨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形成稳定酰胺键,实现荧光标记。反应机理包括NHS活化、亲核攻击和离去基脱离步骤,需在pH 7.5–8.5缓冲体系下低温轻搅拌进行,确保PE分子和Cy3染料结构完整。生成的Cy3-PE应用于膜生物学、纳米药物载体研究及细胞膜成像,为化学反应机制解析和功能化脂质标记提供了重要实验平台。

产品名称:Cy3-PE,花菁染料CY3标记磷脂酰乙醇胺

纯度:95%+

性状:固体或液体

储藏条件:-20°C干燥避光保存

包装规格:50mg  100mg  250mg  500mg(按需提供)

厂家:齐岳生物

Cy3-PE

关于我们

齐岳生物供应近红外荧光花菁染料标记各种官能团的定制服务,如活性酯(NHS酯)、马来酰亚胺(MAL)、叠氮(N₃)、炔基(alkyne)等,便于与蛋白质、肽、多糖、抗体、寡核苷酸、纳米颗粒等共价偶联。可选择多种功能团与目标分子进行精准结合,实现对蛋白质、多肽、抗体、核酸或纳米材料的荧光修饰。此外,齐岳生物还提供定制染料标记服务,包括肽类、蛋白类、小分子、糖类等不同类型标的物,满足用户在科研、成像等多方面的个性化应用。

推荐产品:

CY7.5-Glucose

CY7.5人血清白蛋白

CY7.5-HSA

CY7.5乳铁蛋白

CY7.5-lactoferrin

CY7.5十九氟癸酸

CY7.5-Perfluorodecanoic Acid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AXC.2025.09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