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生物相关
RH 237膜电位荧光探针
发布时间:2025-09-19     作者:zyl   分享到:

RH 237是一种膜电位敏感的荧光探针,属于苯基吖啶偶氮染料(styryl dye)家族。该探针能够嵌入脂质双层膜,通过对膜电位变化的荧光响应,实现对膜电位动态的高灵敏监测。RH 237在基础膜电位研究、膜材料分析和膜界面电化学特性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因其快速响应和高信噪比的特性,成为研究膜体系电位变化的重要工具。

化学性质与结构特征
RH 237的分子结构由苯基-吖啶骨架组成。其分子末端带有极性取代基,使其能够在脂质膜中稳定定位。共轭体系赋予RH 237优异的光学性质,而分子两端的极性官能团增强了其在膜界面的结合能力,使探针能够对膜电位变化产生敏感响应。结构的优化设计保证了探针在膜内的分布均匀性和膜电位变化的线性响应。

光学特性
RH 237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发射特性,其吸收峰通常位于520-550 nm之间,而发射峰约在660-680 nm范围。荧光强度会随膜电位的改变而显著变化:膜电位去极化时,荧光强度增强,膜电位超极化时,荧光强度减弱。该探针的响应速度可达到毫秒级,使其能够捕捉快速膜电位变化,为膜电位动力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实时数据。

名称:RH 237膜电位荧光探针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保存:冷藏

供应: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H 237膜电位荧光探针

应用领域

膜体系电位研究:RH 237可用于人工脂质膜、囊泡以及其他膜材料体系的电位监测,通过荧光信号变化分析膜体系对外界刺激的响应。

膜材料性能分析:探针可用于评估膜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膜内电荷分布以及膜稳定性。RH 237在膜材料的界面研究中,能够揭示电荷迁移、极化特性及膜内微环境变化。

基础物理化学研究:RH 237适用于膜电位动力学研究、膜界面响应特性以及膜结构功能关系分析。通过探针荧光信号,可以非侵入式地获取膜电位变化信息,为膜体系研究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

实验技术开发:RH 237在荧光成像、光纤检测及高时间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开发中具有应用价值,可用于优化膜电位检测系统和实验方案。

相关推荐:

mPEG-HZ

ACA-PEG-HZ

HZ-PEG-N3

AC-PEG-HZ

HZ-PEG-OH

Biotin-PEG-HZ

COOH-PEG-HZ

Mal-PEG-HZ

SH-PEG-HZ

BenHz-PEG-BenHz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