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科研动态
Cyclodextrin-DSPE,环糊精-磷脂的核心功能机制与靶向递送
发布时间:2025-09-28     作者:wyh   分享到:

产品名称:Cyclodextrin-DSPE,环糊精-磷脂的核心功能机制与靶向递送

一、结构组成与化学协同设计

环糊精(Cyclodextrin, CD):

由6-7个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环状连接,形成疏水空腔(内径约0.5-1 nm)和亲水外表面。其良好的“分子桶”结构可包合疏水药物(如紫杉醇、阿霉素),提高水溶性和稳定性。β-CD(7个葡萄糖单元)和α-CD(6个葡萄糖单元)为常用类型,前者包合能力更强,后者更易修饰。

DSPE(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双亲性分子,疏水尾链嵌入脂质体/纳米颗粒核心,亲水头部通过PEG链延伸,促进纳米载体自组装并增强膜融合能力。DSPE的脂质双层结构与生物膜高度相容,确保载体在血液循环中的稳定性。

PEG(聚乙二醇):

分子量2000-5000 Da,形成水合屏障延长循环时间(半衰期数小时至数天),减少非特异性蛋白吸附和网状内皮系统(RES)清除。PEG作为柔性连接臂,平衡CD的亲水性与DSPE的疏水性,优化药代动力学特性。

二、核心功能机制与靶向递送

疏水药物封装与增溶

包合作用:CD的疏水空腔可包合疏水药物(如紫杉醇、阿霉素),提高溶解度3-5倍,稳定性提升2-3倍。例如,β-CD包合阿霉素后,其水溶性从0.25 mg/mL提升至10 mg/mL以上。

协同递送:DSPE的脂质双层与CD空腔形成“双载体”系统,同时负载疏水药物和亲水基因(如siRNA、mRNA),实现化疗-基因联合治疗。

靶向递送与生物正交偶联

主动靶向:通过PEG末端修饰靶向配体(如叶酸、抗EGFR抗体),实现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例如,叶酸修饰的CD-DSPE载体可靶向叶酸受体过表达的肿瘤细胞,提高药物浓度5-10倍。

生物正交反应:CD的羟基或氨基可与DSPE的羧基或氨基发生酯化/酰胺化反应,或通过无铜点击化学(如SPAAC)偶联荧光探针、放射性核素,实现诊疗一体化。

刺激响应释放与稳定性

pH/酶响应:CD在肿瘤酸性环境(pH 6.5-6.8)或酶(如α-淀粉酶)作用下释放包合分子,实现可控释放。例如,负载阿霉素的CD-DSPE载体在肿瘤部位24小时释放率可达80%以上。

热稳定性:CD的刚性结构增强载体稳定性,防止DSPE氧化降解。热稳定性实验显示,CD包合后大豆卵磷脂的热分解温度提高15-20°C。

Cyclodextrin-DSPE,环糊精-磷脂的核心功能机制与靶向递送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近红外荧光染料、点击化学产品、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欢迎咨询。


我们能提供的产品

5-Azidopentanoic acid 5-叠氮戊酸

SPDP-PEG-DOPE SPDP-聚乙二醇-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Dopamine-PEG-DOPE 多巴胺-聚乙二醇-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Alkyne-PEG-DOPE 炔基-聚乙二醇-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N3-PEG-DOPE 叠氮-聚乙二醇-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Silane-PEG-DOPE 硅烷-聚乙二醇-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CHOL-PEG-DOPE 胆固醇-聚乙二醇-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HO-PEG-DOPE 羟基-聚乙二醇-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