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DOPE-PEG-PEI,二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的合成路径与关键步骤
1. 核心结构与特性
组成结构:
DOPE(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天然磷脂,含疏水脂肪酸链(二油酰基)和亲水磷酸乙醇胺头基,赋予分子两亲性,促进脂质体/纳米颗粒形成,增强生物膜融合能力。
PEG链(聚乙二醇):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提供水溶性、低免疫原性及长循环特性,减少蛋白吸附与非特异性结合,延长体内半衰期。
PEI(聚乙烯亚胺):阳离子聚合物,通过静电作用压缩负电荷核酸(如DNA、siRNA、mRNA),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实现高效基因转染;高分支度PEI(如25kDa)兼具“质子海绵效应”,促进内体逃逸。
物理性质:
分子量可调(如DOPE-PEG-PEI 5000-20000),溶解性良好(溶于氯仿、甲醇、DMSO),可自组装形成脂质体、胶束或纳米颗粒。
稳定性:避光、-20℃储存可稳定1年以上;高温、强酸/碱或氧化环境可能导致降解;PEI的阳离子特性需注意电荷中和与聚集风险。
2. 合成路径与关键步骤
合成方法:
DOPE与PEG偶联:通过NHS酯-氨基反应或点击化学(如CuAAC)将DOPE的氨基与PEG的羧基/叠氮基团共价结合,形成DOPE-PEG中间体。
PEG与PEI偶联:利用PEG末端的活性基团(如马来酰亚胺、NHS酯)与PEI的氨基反应,或通过静电作用非共价复合。
纯化:透析、HPLC或凝胶过滤去除游离分子,确保产物纯度≥95%;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和Zeta电位分析验证纳米颗粒特性。
反应条件:
溶剂:无水DMF、氯仿或THF,避免水分干扰反应。
催化剂:DMAP、三乙胺或Cu催化剂(点击化学)。
温度:室温至40℃,避免高温导致副反应;PEI的分子量与分支度需优化以平衡转染效率与毒性。
3. 核心应用场景
基因治疗与递送:
核酸递送:PEI压缩DNA/RNA形成纳米复合物,DOPE促进膜融合与内体逃逸,PEG减少免疫清除,实现高效转染。例如,DOPE-PEG-PEI/siRNA复合物可沉默肿瘤相关基因,抑制肿瘤生长。
mRNA疫苗:作为阳离子脂质体组分,增强mRNA稳定性与递送效率,支持COVID-19等疫苗开发。
基因编辑:递送CRISPR-Cas9系统,实现精准基因编辑与疾病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
结合靶向配体(如抗体、多肽)或利用EGFR、HER2等受体过表达特性,实现肿瘤靶向递送,减少全身毒性。
负载化疗药物(如阿霉素)或免疫刺激剂(如CpG),协同增强抗*瘤效果。
生物成像与诊断:
末端标记荧光染料(如Cy5)或放射性同位素,实现肿瘤靶向成像与动态追踪。
结合磁性纳米颗粒,用于MRI引导的靶向治疗。

我们能提供的产品
CY5.5-PEG2000-DSPE;花青素CY5.5-PEG磷脂
Cy5.5-PEG2000-DSPE;Cy5.5-PEG磷脂
Cy5.5-PEG1k-DSPE花青素Cy5.5-聚乙二醇-磷脂
CSTSMLKAC-PEG-DSPE;磷脂聚乙二醇蛋白多肽
CSPGAKVRC-PEG-DSPE;磷脂-聚乙二醇2000-CSPGAKVRC
CRGDyk-PEG-DSPE;CRGDyk聚乙二醇磷脂
CRGDyK-PEG2000-DSPE;CRGDyk靶向肽PEG磷脂
cRGDyk-PEG-DSPE;cRGDyk聚乙二醇磷脂




齐岳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