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牛血清白蛋白
英文名称:T3-BSA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保存:冷藏
供应: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是一种重要的含碘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包含三个碘原子,这赋予了T3较高的分子量及独特的化学性质。T3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经常被用作模型小分子或作为生物识别分子的代表。由于其自身分子较小,直接用于实验中的检测、免疫反应或信号传导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易被代谢或不易与固相载体结合,因此常通过与载体蛋白结合来扩大其应用价值。
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是一种高分子量、稳定性良好的血浆蛋白,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和生物材料领域。BSA具有丰富的赖氨酸残基和巯基等功能性位点,使其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与多种小分子进行共价偶联,从而形成稳定的复合物。T3-BSA即是通过化学方法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共价偶联到BSA分子上而得到的复合物,其核心目的是利用BSA的载体特性增强T3的实验可操作性。
化学偶联原理
T3-BSA的制备通常依赖于活性酯化学或碳基交联剂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包括将T3转化为具有活性官能团的衍生物(如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异氰酸酯等),然后与BSA分子中的氨基或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此类化学偶联反应的特点是温和、可控,能够在保持T3活性和BSA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结合。偶联比例和条件可通过调整反应物浓度、pH值及反应时间来优化,以得到理想的T3-BSA产物。
结构与性质
T3-BSA的分子结构可理解为BSA的主体上分布有若干T3分子。每个BS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T3分子,形成类似“装饰分子”的结构。这种复合物不仅提高了T3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还通过BSA的空间阻碍效应降低了T3的降解速率。T3-BSA呈现出BSA特有的溶液性质,例如可溶于生理缓冲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蛋白质结构的耐受性。此外,偶联后的T3保留了其分子识别能力,使得T3-BSA能够用于与特定抗体或受体的结合研究。
应用领域
免疫学研究:T3-BSA常作为免疫原用于动物免疫实验,以制备针对T3的抗体。由于T3分子本身较小,直接接触免疫系统难以产生有效免疫反应,但偶联到BSA后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可显著增强免疫原性,促进抗体产生。
分子识别与分析:在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中,T3-BSA可用于构建竞争性结合实验或作为标准物质。例如在ELISA或放射免疫分析中,T3-BSA可以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用于检测溶液中自由T3的存在或浓度。
材料科学与生物技术:T3-BSA的偶联方法及其稳定性为功能性蛋白改造提供了示范,可用于开发小分子-蛋白复合物的固定化技术或功能化表面修饰。这类复合物在生物传感器、蛋白芯片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原料药、MOF,离子液体 ,PEG衍生物、科研试剂、多肽、光电材料、碳纳米管、纳米材料、脂质体、合成磷脂的研发、定制合成、生产和销售
相关推荐:
Phospholipids-PEG-TK-NHS
DSPE-PEG-TK-CHO
DSPE-PEG-TK-Nitrophenyl Carbonate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荧光素
Phospholipids-PEG-TK-cRGD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
DSPE-PEG-TK-MAL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巯基
DSPE-PEG-TK-Acid
DSPE-PEG-thioketal-FITC
Phospholipids-SE-SE-mPEG
DSPE-SE-SE-PEG-MAL
DSPE-SE-SE-PEG-Amine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二硒键-聚乙二醇-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