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科研动态
CAS 1686147-55-6,吲哚菁绿-氨基,ICG-NH₂的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25-10-28     作者:wyh   分享到:

产品名称:CAS 1686147-55-6,吲哚菁绿-氨基,ICG-NH₂的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

1. 化学本质与结构

分子式与分子量:C₄₇H₅₆N₄O₄S,分子量773.04 g/mol,外观为绿色固体粉末,纯度≥95%。

核心结构:以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为骨架,通过化学修饰引入氨基(-NH₂)官能团。ICG核心含共轭双键体系和吲哚环,赋予近红外荧光特性;氨基提供反应活性,可与羧酸、NHS酯、醛基等发生共价偶联。

2. 光学与荧光特性

激发/发射波长:近红外波段(激发约770-780 nm,发射约790-800 nm),穿透组织能力强,背景干扰低,适用于深层组织成像(如肿瘤、血管造影)。

荧光性能:高量子产率、良好光稳定性,抗光漂白,信噪比高,优于可见光染料(如FITC)。

光谱优势:近红外波段避开生物自发荧光,提升成像分辨率,适配活体成像、手术导航等场景。

3. 物理化学性质

溶解性:溶于水、DMSO、DMF、THF等极性溶剂,水溶性良好,便于生物应用。

稳定性:需-20℃避光干燥保存,避免酸/碱环境及反复冻融;对光、温度敏感,操作需严格避光。

反应活性:氨基可与羧酸、NHS酯、醛基等反应,形成稳定酰胺键或席夫碱,实现生物分子(蛋白质、核酸、抗体)标记。

4. 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

生物标记与成像:

活体成像:用于肿瘤靶向成像、血管显影、手术导航及药物递送追踪(如偶联靶向配体增强纳米载体特异性)。

细胞/分子标记:标记蛋白质、抗体、核酸,用于流式细胞术、共聚焦显微镜及荧光探针开发。

药物递送系统:构建近红外荧光探针,监测药物在体内分布及代谢动力学。

材料科学:

纳米材料修饰:偶联至脂质体、纳米颗粒表面,实现功能化(如靶向递送、生物传感器)。

生物材料:用于组织工程支架、MOF(金属有机框架)功能化,改善生物相容性。

科研应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酶活性检测、分子互作分析(如FRET技术)。

CAS 1686147-55-6,吲哚菁绿-氨基,ICG-NH₂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近红外荧光染料、点击化学产品、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欢迎咨询。


我们能提供的产品

WHSDMEWWYLLG-PEG-DSPE 磷脂-聚乙二醇-肽

VS-DSPE 磷脂-VS

VRPMPLQ-PEG-DSPE 磷脂-聚乙二醇-肽

VIP-PEG-DSPE 磷脂-聚乙二醇-肽

VA-DSPE 磷脂-维生素A

TZ-PEG5K-DSPE 四嗪基团-聚乙二醇5000-DSPE

TZ-DSPE 四嗪基团-DSPE

TS-PEG-DSPE 磷脂-聚乙二醇-TS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