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传资料 > 荧光标记
IR 750叠氮吡啶 IR 750 Picolyl Azide可用于修饰带炔基的纳米颗粒
发布时间:2025-11-28     作者:zyl   分享到:

中文名称:IR 750叠氮吡啶  

英文名称:IR 750 Picolyl Azide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保存:冷藏

供应: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R 750 Picolyl Azide

IR 750 Picolyl Azide 是一种基于近红外染料 IR 750 的吡啶甲基叠氮化衍生物。其核心结构包括 IR 750 的深近红外吸收-发射骨架与 Picolyl Azide(吡啶-甲基叠氮)活性基团结合,能够通过点击反应(尤其是 CuAAC)实现高效的连接,从而在近红外成像、荧光标记、纳米材料构筑、光学探针开发及高分子修饰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IR 750 染料属于高度共轭的多环近红外结构体系,具有强吸收、远红发射、信号穿透能力强、背景干扰低等特点,常用于需要高灵敏度与深层光学读取的研究场景。与传统荧光染料相比,IR 750 的发射波长更长,能够避开多数材料体系的自发荧光区域,因此在复杂结构、深层材料、纳米颗粒以及高分子体系的光学分析中具有明显优势。

Picolyl Azide 的引入使 IR 750 获得了点击化学中的“加速效应”。与普通烷基叠氮相比,Picolyl Azide 在 CuAAC(铜催化叠氮-炔环加成反应)中反应速度更快,这是由于吡啶氮可与铜离子配位,使局部反应环境更易形成活性中间体。因此 IR 750 Picolyl Azide 尤其适用于需要快速、高产率连接的材料体系,如高分子自组装结构、功能界面修饰或复杂多层网络制备。

在高分子化学中,可利用叠氮基与炔基材料(如炔基 PEG、炔基 PLA、炔基聚丙烯酸酯、炔基修饰多肽模拟物等)发生 CuAAC 反应,将 IR 750 稳定嫁接到聚合物链段上,构建稳定的近红外标记聚合物。通过这种方式制备的材料可用于研究链段运动、扩散行为、界面聚集效应以及溶胀、收缩、相分离过程的可视化分析。

在纳米材料中,IR 750 Picolyl Azide 可用于修饰带炔基的纳米颗粒,如壳聚糖衍生纳米颗粒、PLA/PEG 纳米颗粒、二氧化硅微球、金属纳米颗粒或 MOF(Metal–Organic Framework)结构。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科研试剂、多肽、小分子PEG衍生物、石墨炔(graphyne)发光材料、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超分子、光刻胶、催化剂、光电材料、MAX相陶瓷,碳纳米管、原料、纳米材料、钙钛矿、蛋白质交联剂、光引发剂,脂质体、合成磷脂的研发、定制合成、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DSPE-hyd-PEG-Transferrin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腙键-PEG-转铁蛋白

DSPE-hyd-PEG-CLS ‌  磷脂-腙键-聚乙二醇-胆固醇

DSPE-hyd-PEG-DBCO  磷脂-腙键-聚乙二醇-二苯基环辛炔

DSPE-hyd-PEG--Aldehyde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腙键-聚乙二醇-醛基

DSPE-hyd-PEG-Indocyanine Green  磷脂-腙键-聚乙二醇-吲哚菁绿

Phospholipids-hyd-PEG-BSA 磷脂-腙键-聚乙二醇-牛血清白蛋白

DSPE-hyd-MPEG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腙键-甲氧基聚乙二醇

DSPE-hyd-PEG-Hydroxyl 磷脂-腙键-聚乙二醇-羟基

DSPE-hyd-PEG-RB 磷脂-腙键-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DSPE-hyd-PEG-SH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腙键-聚乙二醇-巯基


库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