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mall 控制合成近红外二区核壳量子点
近红外二区发光(900-1700 nm)在生物体内散射低、组织穿透深且成像分辨率高,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特别地,近红外二区无机量子点由于发射波长可调、吸收截面大和量子产率高等特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研究的近红外二区量子点为II-VI族和IV-VI族半导体材料,如CdSe、CdTe和PbSe等,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如Cd2+和Pb2+等)地限制了其后续的生物医学应用。因此,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发光的近红外二区量子点是目前生物标记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已经报道了一些与CdHgTe,PbS和PbSe不同的NIR-II QD,例如Ag2S和Ag2Se,它们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碲化银(Ag2Te)具有比Ag2S或Ag2Se窄的0.06 eV的直接带隙,并且不包含剧毒的重金属离子,这使其有望成为在生物成像的NIR-II窗口中具有更宽的发射光谱的理想纳米探针。然而,较差的荧光亮度和稳定性阻碍了其潜在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QYs和在NIR-II窗口中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Ag2Te基纳米探针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其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高的时空分辨率,**近红外窗口(NIR-II,900-1700 nm)中的荧光引起了生物成像的兴趣。具有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和稳定性以及高生物相容性的NIR-II荧光团被迫切地追求。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Qiangbin Wang课题组成功设计了具有硫源的富含Ag的Ag2Te量子点(QDs)表面,以制备较大的带隙的Ag2S壳层,以通过便捷的胶体途径钝化Ag2Te核,这大大提高了Ag2Te QDs的PLQY,并且显着提高了提高了Ag2Te量子点的稳定性。该策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核心Ag2Te量子点,因此NIR-II PL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与使用相同剂量的Ag2Te纳米探针相比,使用制备的Ag2Te @ Ag2S QD进行的体内成像可显示更高的器官和血管结构空间分辨率图像,表明核-壳合成策略的成功和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
Small 控制合成近红外二区核壳量子点
西安齐岳生物提供的近红外量子点包括:
核/壳结构的量子点(CdTe/CdSe,CdSe/CdTe/ZnSe等)
合金结构:CdTeS, CdTex Se1-x和CdHgTe
环保友好型:CulnS, CulnSe2, Ag2S 等量子点
提供不同表面基团、溶剂、浓度、780-1600nm间任一发射波长的近红外PbS量子点
850nm-1250nm间任一发射波长的近红外Ag2S量子点
近红外合金和核壳结构量子点 CdSeTe, CdTe/CdS/ZnS, PbSe, HgTe量子点
L-半胱氨酸-包覆的CdTe/CdSe (CYS-CdTe/CdSe)近红外量子点
三色荧光(蓝色、橙色、近红外)Mn掺杂Ag2S-ZnS量子点
磁共振/近红外二区荧光双模态成像纳米探针(Gd-Ag2S nanoprobe)
QD700(荧光发射波长为700nm的量子点)偶联叶酸(FA)制得QD700-FA探针
近红外1400~1650 nm的硫化铅(PbS)量子点掺杂光子晶体光纤(QD-PCF)
N-乙酰-L-半胱氨酸(NAC)修饰水溶性近红外发射PbS量子点
以上资料来自小编zhn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