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泽偶联反应(Glaser Reaction)与Glaser–Hay偶联
格拉泽偶联反应由Carl Glaser于1869年报道,是一种通过铜催化将两个末端炔烃(terminal alkyne)偶联成二炔(diyne)的反应。该反应适用于构建共轭二炔骨架,在有机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格拉泽偶联反应(Glaser coupling),以研究者卡尔·格拉泽的名字命名。两分子末炔在碱和铜盐作用下,偶联为双炔。此反应是古老的炔偶联反应。一价铜盐为反应所必需,常见的是氯化亚铜、溴化亚铜和乙酸亚铜。氨是经典的所用碱,用于夺取炔的酸性CH质子。溶剂可以是水或乙醇。反应经双核的、含桥连的炔配体的铜络合物中间体。氧气用于铜催化剂的重新氧化。
典型反应式:
RC≡CH + RC≡CH + CuCl + O₂ → RC≡C–C≡CR
反应条件:
催化剂:CuCl、CuBr;
氧气为氧化剂;
溶剂:吡啶、DMF、醇类;
温度:室温至80℃;
可加入配体(如TMEDA)则称为Glaser–Hay反应,提升效率。
反应机制:
1)炔烃与Cu(I)形成炔铜中间体(RC≡C–Cu);
2)两个炔铜配合物在氧气作用下氧化为炔偶联产物。
优点:
条件简单,氧气即为氧化剂;
可构建刚性共轭二炔链;
易于操作。
不足:
对空气敏感,需控制氧气浓度;
存在副反应如氧化开环;
不适合含官能团炔烃。
应用:
π-共轭体系构建;
高分子材料设计;
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关键步骤。
产地:西安齐岳生物
用途:科研
以上资料由齐岳生物小编zhn提供,仅用于科研
相关推荐:
CAS:15059-52-6,氯化镝六水合物
CAS:10025-75-9,氯化铒
CAS:100587-92-6,水合三醋酸铽
CAS:15230-79-2,六水三氯化镥
CAS:10024-93-8,三氯化钕
CAS:10361-79-2,氯化镨
CAS:13477-89-9,六水三氯化钕
CAS:10361-82-7,氯化钐
CAS:20662-14-0,六水氯化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