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Wis1 中的氧化还原敏感硫醇调节裂殖酵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 H2O2 的响应,并且是小分子的靶标
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128/MCB.00346-19#abstract
作者:约翰娜·J·斯约兰德,阿加塔·塔奇科夫斯卡,塞西莉亚·皮卡佐,伊齐亚尔·科西奥,伊蒂代尔·纳姆罗·雷德万,高春霞,卡洛斯·索拉诺,米歇尔·B·托莱达诺,莫滕·格罗特利,米凯尔·莫林&佩尔·桑纳哈根
节选:
mPEG-半胱氨酸衍生化试验表明,加入H 2 O 2后Wis1半胱氨酸氧化没有发生净变化,这表明外源H 2 O 2不会进一步氧化Wis1。H 2 O 2氧化半胱氨酸的初始步骤是将还原半胱氨酸(-SH)转化为亚磺酸Cys-SO 3 H。半胱氨酸亚磺酸由于其不稳定性而非常短暂(引文13 ),但*近发现在几种物种中经 H 2 O 2处理后很容易形成(引文14 ). DYn-2 [4-(戊-4-炔-1-基)环己烷-1,3-二酮] 是一种亚磺酸特异性二甲酮衍生物,其在体内的使用提高了这种不稳定物质的检测率(引文15 ). 利用这一策略,我们发现 Wis1 在细胞暴露于 H 2 O 2之前就已经被 DYn-2 标记(图 3H和我)。此外,在细胞暴露于 0.5 mM H 2 O 2后 30 秒,亚磺酸信号强烈增强,然后在 2 分钟后回落至添加 H 2 O 2之前的水平(图 3H和我),从而表明至少存在一个亚磺酰化的半胱氨酸残基。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看似矛盾,但必须指出的是,它们监测半胱氨酸氧化的时间范围不同,而且基于 DYn-2 的方法远非定量的。因此,这些数据可以解释为:在加入 H 2 O 2之前,Wis1 中至少有两个半胱氨酸被氧化,其中至少一个是亚磺酰化形式,而加入 H 2 O 2后,Wis1 中的一个或多个半胱氨酸会暂时发生亚磺酰化。
西安齐岳生物提供相关产品:
DSPE-PEG-Dextran
cRGD-PEG-PLGA
DSPE-PEG-NB
C18-PEGn-N3 (N3: Azide)
DSPE-PEG-SH
DSPE-PEG-VS
DSPE-PEG-PCL
DSPE-PEG-Cy5
DSPE-PEG-NGR
NGR-PEG-DSPE
以上文章内容来源各类期刊或文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