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标记的甘露聚糖技术简介(Fluorescently Labeled Mannan)
一、基本概述
甘露聚糖(Mannan)是一类来源于酵母、植物或细菌细胞壁的天然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单元以α-(1→6)为主链,辅以α-(1→2)、α-(1→3)分支键连接组成。由于其结构与多种免疫相关受体(如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树突细胞受体DC-SIGN)高度亲和,甘露聚糖常用于靶向递送、疫苗佐剂、免疫调节等方面。
当甘露聚糖被荧光染料标记后(荧光甘露聚糖,Fluorescent Mannan),不仅保留其靶向功能,还具备可视化能力,可用于细胞摄取成像、体内分布研究、免疫递送示踪等,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天然高分子材料
二、荧光标记方法
(1)甘露聚糖的功能修饰
由于天然甘露聚糖缺乏显著的反应性基团,需先引入反应基团如氨基或羧基。常用的前期修饰方式包括:
甘露聚糖氨基化(Mannan-NH₂):通过与环氧丙烷胺等反应引入伯胺;
甘露聚糖羧基化(Mannan-COOH):通过氧化或接枝聚谷氨酸引入羧基。
(2)荧光染料连接方式
荧光染料分为可与氨基反应的NHS酯类,与巯基反应的马来酰亚胺类,或通过点击化学连接的叠氮/炔基结构。常见连接方式如下:
修饰类型 | 荧光染料结构 | 反应机制 |
NHS酯类 | FITC-NHS,AF488-NHS | 与氨基形成酰胺键 |
马来酰亚胺类 | Cy5-MAL, Cy7-MAL | 与巯基形成硫醚键 |
炔基-叠氮 | DBCO-Cy5、Cy7-N₃ | Click反应(铜或无铜点击) |
(3)荧光标记示意流程
将Mannan溶解于PBS或碳酸缓冲液中;
缓慢滴加荧光染料-NHS或Cy5-MAL,控制pH在7.5~8.5;
反应1–2小时后透析去除游离染料;
产物冷冻干燥或保存在避光条件下。
三、常用荧光染料
染料名称 | 发射波长 | 适用检测 | 说明 |
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 | 520 nm | 激光共聚焦、流式细胞术 | 常用于绿色标记,成本低 |
Alexa Fluor 488 | 520 nm | 高光稳定性,较FITC强 | |
Cy3/Cy5 | 570/670 nm | 细胞成像、共聚焦 | 明显的红色/远红色荧光 |
Cy7、ICG | 780–800 nm | 活体近红外成像 | 组织穿透强,适用于体内示踪 |
pHrodo | pH敏感染料 | 酸性环境荧光增强 | 适合溶酶体追踪 |
四、技术优势
靶向免疫细胞:甘露聚糖可被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等吞噬,荧光标记可用于追踪其摄取效率。
生物相容性好:天然来源,低免疫毒性,适合用于动物实验与活体研究。
适用于多平台:可修饰脂质体、纳米粒、蛋白、核酸等多种载体,实现功能化递送。
定量能力强:荧光强度与聚糖量相关,可定量分析摄取与分布。
适配多种成像设备:支持流式细胞术、共聚焦、活体成像系统(IVIS)等。
五、应用方向
(1)免疫细胞靶向递送研究
甘露聚糖能结合CD206受体(甘露糖受体),靶向巨噬细胞、DC细胞;
荧光标记后可跟踪递送过程,评估胞吞效率、胞内定位(如溶酶体共定位)。
(2)疫苗佐剂与抗原递送系统
荧光甘露聚糖可修饰脂质体、PLGA等递送系统,将抗原蛋白共载;
可视化疫苗进入APC(抗原呈递细胞)的动态过程。
(3)活体分布及示踪成像
NIR染料(如Cy7、ICG)标记甘露聚糖可用于小鼠体内荧光成像,研究聚糖在肿瘤、淋巴结、脾脏等的积聚情况;
适用于炎症部位示踪。
(4)聚糖识别机制研究
利用不同结构甘露聚糖荧光探针,探究与CLRs(C型凝集素受体)等糖识别受体的结合机制;
可辅助筛选靶向配体结构优化。
六、相关试剂推荐
产品名称 | 简要说明 |
FITC-Mannan | FITC标记的甘露聚糖,适用于细胞成像、免疫追踪 |
Cy5-Mannan | 远红色标记甘露聚糖,适合深层成像 |
Mannan-NH₂ | 氨基化甘露聚糖,供后续标记使用 |
Mannan-DBCO | 炔基甘露聚糖,用于点击化学荧光标记 |
DSPE-PEG-Mannan | 脂质修饰甘露聚糖,可用于脂质体表面修饰 |
ICG-Mannan | 近红外标记甘露聚糖,适合IVIS小动物成像 |
七、储存与使用注意事项
荧光标记甘露聚糖应避光保存(4°C或−20°C),防止光漂白;
使用前充分溶解,推荐溶剂:PBS、H2O或DMSO稀释;
荧光信号检测需匹配激发与发射波长;
荧光标记后应检测标记效率(吸光度法、HPLC或荧光光谱分析);
若用于体内实验,推荐用无毒染料(如ICG、Cy7)且进行纯化去除游离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