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金纳米颗粒的UIO-66-NH₂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可调节孔径和丰富的功能位点,近年来在催化、传感、药物传递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功能化MOF材料UIO-66-NH₂为载体,通过原位还原法负载金纳米颗粒(Au NPs),制备了Au@UIO-66-NH₂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MOF的多孔结构和热稳定性,还赋予了良好的金属催化活性,展示了其在多相催化与生物检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1. 引言
UIO-66-NH₂是一种基于Zr⁴⁺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2-aminoterephthalic acid, NH₂-BDC)配体构筑的稳定MOF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及官能化潜力。其骨架中的氨基官能团不仅增强了对金属前驱体的配位能力,也为后续的表面修饰提供了反应位点。
金纳米颗粒(Au NPs)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在有机合成、光热治疗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然而,Au NPs易于团聚,导致活性降低。将Au NPs负载于MOF骨架中,是提升其分散性与稳定性的重要策略。
2. 材料合成
2.1 UIO-66-NH₂的制备
UIO-66-NH₂通常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以ZrCl₄为金属源,NH₂-BDC为有机配体,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适量调节剂(如醋酸)并于120°C反应24小时,获得黄色微晶产品,离心洗涤并真空干燥后备用。
2.2 Au@UIO-66-NH₂的合成
将合成的UIO-66-NH₂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HAuCl₄溶液,在搅拌条件下使金前驱体通过配位结合进入MOF孔道。随后滴加NaBH₄或柠檬酸钠还原剂,实现Au³⁺原位还原为Au⁰纳米颗粒。终通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
3. 材料表征
XRD分析显示,Au@UIO-66-NH₂的衍射峰位置与纯UIO-66-NH₂相一致,说明其晶体结构未被破坏。同时,出现金属金特征峰(2θ ≈ 38.2°、44.4°),证实Au NPs的成功负载。
TEM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在MOF表面均匀分散,粒径多在2–5 nm之间,未发生明显团聚。
XPS分析揭示了Au⁰的存在,进一步确认了金的化学状态。
BET比表面积测试显示,尽管表面积略有下降(由约1100 m²/g降至800 m²/g),但仍保留较高孔隙度。
4. 应用性能研究
4.1 催化性能
Au@UIO-66-NH₂在对硝基苯酚还原(4-NP → 4-AP)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低的起始活化能和快速的转化率,反应遵循拟一级动力学模型,k_app 显著高于未负载Au的UIO-66-NH₂。
4.2 稳定性与重复使用性
该复合材料在多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性能保持良好,XRD与TEM未见明显结构劣化,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团聚能力。
5. 结论
本文成功构建了Au@UIO-66-NH₂复合催化材料,通过金前驱体在MOF骨架中的原位还原实现了高分散金纳米颗粒的稳定负载。该材料兼具MOF的多孔结构与金属金的高活性,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在绿色催化、传感器开发、生物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UIO-66-NH₂、金纳米颗粒、异相催化、4-硝基苯酚还原、纳米复合材料
厂家: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途:科研
温馨提醒: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