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定制技术(Rare Earth Doping)
稀土掺杂是实现上转换发光(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UCL)功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所谓上转换发光,是指低能近红外光子激发被材料吸收后,转化为高能可见光或紫外光发射的非线性光学过程。这一现象主要依赖于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通常需要将能量传递离子(如Yb³⁺、Nd³⁺)和发光中心离子(如Er³⁺、Tm³⁺、Ho³⁺)协同掺杂至主晶格材料(如NaYF₄、NaGdF₄)中。
1. 核心技术点:
掺杂离子选择: Yb³⁺为常用的敏化剂,可高效吸收980 nm激光;Nd³⁺则适用于808 nm激光,提高生物组织穿透性。Er³⁺、Tm³⁺和Ho³⁺分别对应绿光、蓝光和红光发射。
掺杂浓度控制: 合理调控敏化剂与发光剂浓度(如Yb³⁺:Er³⁺=20:2 mol%),防止浓度猝灭(Concentration quenching)现象。
主晶结构调控: 六方相(β-NaYF₄)被认为是有效的上转换基体。其结构对稀土离子迁移和发光效率至关重要。
高温共沉淀或热注射法制备: 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前驱体浓度及表面配体,可实现高均一性和高晶体质量的稀土掺杂纳米颗粒。
2. 应用方向: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广泛用于生物成像、光控药物释放、光催化、抗伪造和太阳能转换等领域。在生物应用中,稀土离子提供低自发荧光背景、高光稳定性以及较深的组织穿透性,是多模态成像平台的理想候选材料。
3. 定制服务内容:
多种稀土离子组合掺杂比例定制
特定激发波长(808nm、980nm)优化方案
与磁性(Gd³⁺)或CT造影(Lu³⁺)等功能耦合的离子协同掺杂
粒径控制(10–100 nm)、晶相控制(α或β)及晶格调控服务
产地:西安齐岳生物
用途:科研
关于我们:
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功能化玻片,脂质体,纳米材料,荧光材料,peg衍生物、磁珠微球、蛋白、多肽、氨基酸、小分子、生物素类试剂、共聚物及光电功能材料等各种科研材料的定制合成服务。
以上资料由齐岳生物小编zhn提供,仅用于科研
相关推荐:
Man-CSKSSDYQC (Man-CSK9),甘露糖-肠上皮穿膜肽
Man-GFLG-DPPA-1,甘露糖-四肽GFLG-肽类药物DPPA-1
Ac-Cys-PEG-Mannose-GP2,乙酰化半胱氨酸-甘露糖
Mannose-GCNGRC-GGGC,甘露糖-NGR肽(肿瘤血管靶向)
Man-PEG-Peptide-FITC,甘露糖-PEG-靶向肽-FITC
Man-R9 (甘露糖修饰穿膜肽)RRRRRRRRR(R9)
Man-HPMA-Peptide,甘露糖修饰HPMA-肽共聚物
Man-PEGx-Peptide,甘露糖通过PEGx (x=2~24)与肽N端或C端连接
Man-lipid-Peptide,甘露糖与脂肪酸衍生物连接